【政治】1984年,中国驻汉堡总领馆开馆,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在欧洲开设的第一家总领馆,此后,中国与汉堡关系发展进入快车道。汉堡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合作。2003年,汉堡市政府发布对华合作纲领性文件,将中国列为国际合作重点国别,成为首个制定并发布对华合作政策性文件的德地方政府。2004年,在德前总理施密特、汉堡市政府、汉堡商会共同倡议下,旨在促进中欧、中德交流与合作的中欧论坛汉堡峰会诞生,并形成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固定机制。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第一届峰会。2014年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第六届汉堡峰会并发表题为《树立互利共赢的新标杆》的主旨演讲。2016年,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汉堡峰会。2017年7月,G20峰会在汉堡举行,习近平主席出席峰会并访问汉堡市,这是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到访汉堡市。2018年,刘鹤副总理出席汉堡峰会。2019年王岐山副主席访问汉堡。近几年来,汉堡市积极响应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成为联结中德、中欧合作的重要桥头堡。原定2020年举行的第九届汉堡峰会因新冠疫情推迟至2021年。
【经贸】中国与汉堡贸易往来可追溯至200多年前。中德两国建交以来,汉堡与中国经贸关系发展迅猛,凭借其港口优势,在德国对华贸易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,目前中德两国贸易额的近50%经由汉堡港完成。汉堡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是视听设备、办公自动化设备、电子元器件、服装等;汉堡对华出口的主要产品为飞机、机械设备、测量仪器等。据德方统计,2019年,汉堡对华贸易额130.6亿欧元,同比上升1.4%,其中,对华出口53亿欧元,同比上涨6%;自华进口77.6亿欧元,同比下降1.9%。20世纪80年代以来,汉堡逐渐发展成为中资机构在欧洲最集中的城市。截至目前,在汉堡注册的中资(不含港澳台)公司有550多家,其中包括中远海运、中国银行、工商银行等企业。汉堡有700多家公司与我有经贸往来,其中包括空中客车、拜尔斯多夫、汉莎技术公司、菲利普医疗器械公司、万宝龙国际公司和斯坦威钢琴厂等德国知名企业。
【人文】1986年5月,汉堡市与上海市缔结友城关系。双方合作交流频繁,定期签署友城合作与交流备忘录,内容包括互访、经贸、城建、港口、文教、体育、司法与审计等,汉堡市与上海市的合作被誉为“中外友城合作的典范”。2006年以来,由汉堡市政府主导的、两年一度的中国文化节“中国时代”成为欧洲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以中国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。该活动旨在向广大民众展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及汉堡对华合作成果,每次吸引近十万当地民众参加。2020年“中国时代”活动因疫情推迟。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,德国电子加速器中心(DESY)、德国全球和区域研究中心(GIGA)、汉堡大学等机构与中科院、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机构保持长期稳定交流。汉堡华人华侨数量约1.5万,是华人华侨聚居最多的德国城市。